全面加快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|每日快看
时间:2025-08-29 12:46:01来源:科技日报
人工智能(AI)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,正在孕育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。随着我国在AI驱动科学研究(AI for Science)领域的快速布局与持续投入,AI驱动科学研究的战略方向与发展路径已日益清晰。

近日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提出加快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科学技术行动,加快科学发现进程,率先建立基于AI的新型科研和研发范式,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列。展望“十五五”,AI for Science将成为我国科技体制变革和创新能力跃升的关键引擎,为实现整体科研和研发范式的智能化转型,以及2035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

推动科研范式智能化转型


【资料图】

首先,AI for Science的本质是通过人工智能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重大科学难题,加速原始创新步伐。例如,蛋白质结构预测这一生命科学领域的“世纪难题”正是通过AI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其次,AI for Science正在发展新的算法和工具以推动科研的根本性变革。新一代基于AI的科研工具不断涌现,极大提升了科学计算与模拟的效率和精度。而AI for Science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推动整体科研范式的智能化转型。这不是个别机构、团队的转型,而是整个科研体系、产业格局的重塑。它将推动科学研究从“作坊模式”转变为“平台模式”。

然而,目前AI for Science所引发的这场革命,其广度与深度尚未被国际社会充分认识。因此,这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。如果我国能够有效把握,集中力量、系统推进,有望在未来5年内率先实现“平台科研”的新范式,确保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地位。

架设智能科研“高速公路”

科学研究的范式变革,首先要依赖于坚实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。正如高速公路之于现代经济社会,智能化科研基础设施是AI for Science发展的“底座”。近年来,我国已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初步进展。例如,以玻尔空间站为代表的基础科研平台,集成了文献、数据、计算、实验等多种功能,能够高效支撑科学任务的全流程管理,正迅速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喜欢的工具。

此外,以Innovator+SciMaster为代表的通用科研大模型和智能体研发也取得一定突破,这些智能体不仅能够掌握全学科知识,还具备自主创新和“干湿闭环”科研能力,在保持通用能力的同时,显著提升了科学专业能力。

打造典型场景与亮点项目

AI for Science的推广应用需要在重点领域、典型场景中率先突破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样板工程”,带动整体科研体系的转型升级。

在材料领域,推动材料基因组工程利用AI对材料结构、性能和工艺的复杂关系进行建模和预测,大幅缩短新材料的研发周期,降低研发成本;在化学领域,有机合成是重要分支。AI驱动的有机合成路径规划与反应预测,能够显著提高新分子、新药物的研发效率。智能化、高效率的催化剂设计和催化反应研究也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;在生命科学领域,AI for Science在蛋白质结构预测、基因编辑、药物发现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基于AI的分子对接和药物筛选平台已成为新药研发的核心工具,有望推动个体化医疗、精准诊疗等新模式发展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AI为建立有广泛实际应用的虚拟细胞提供了可能。

释放科学数据价值

科学研究的焦点正逐渐从“拼模型”转向“拼数据”。过去10余年,科学界主要聚焦于模型创新,通过不断提升模型的复杂性和能力,解决了诸如维数灾难、对称性、训练稳定性、长程依赖等一系列难题。展望未来,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正成为AI for Science进一步突破的核心,如何用好存量数据、布局增量数据成为制胜的关键。其中,存量数据主要包括文献、专有语料、专业数据库等,为AI模型的预训练和知识获取提供了基础。与通用数据相比,科学数据呈现出更强的专业性,涉及复杂深层的学科知识和关联关系,对数据处理和标注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增量数据是推动AI for Science持续突破的助推器。随着自动化实验平台、高通量计算和智能传感设备的普及,科学领域的增量数据产出能力大幅提升。其中,数据社区正在成为增量数据获取和共享的重要平台。通过如“科学导航”等门户的搭建,打造科研人员、数据资源和创新力量有效协同的枢纽,以社区化方式推动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、精准标注和共建共治。

重塑我国科技创新体系

AI for Science不仅是技术路线的选择,更是重塑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历史性机遇。近年来,我国在AI for Science领域持续投入,无论在基础工具和设施、典型应用场景,还是在实验室智能化改造等方面,均取得了积极进展。

当前,AI驱动的科研范式变革为我国实现2035年世界科技强国目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,亟需在已有基础上抢抓先机、统筹推进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需要从顶层设计、政策支持到一线科研人员协同创新,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科学技术行动,推动整体科研和研发范式智能化转型,形成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科研创新生态。唯有把握机遇、持续突破,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赢得全球竞争的主动权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全面加快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|每日快看

    人工智能(AI)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,正在孕育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

  • 速递!我国最大超深油气区日产破万吨

    今天(7月29日),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,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我

  •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丨湖北姑娘在彩虹布拉克景区续写“文秀”的故事

    七月的哈巴河县彩虹布拉克景区,阳光穿透云层温柔地铺展在起伏的草

  • 焦点快播:中新健康丨防止铅中毒,小心家里的老旧水管!用水前做一件事

    铅是一种重金属元素,对人体具有较强毒性。那么铅中毒会有哪些危害

  • 一杯“奶茶”到手只有半杯?商家道歉!还有更离谱的……

     近日,有网友投诉称,在爷爷不泡茶点单一杯饮品但到手的只有

  • 陈思思阿云嘎共唱《荣光》献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百年

    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,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(简称全总

  • 人形机器人在“浙”崛起

    2025嘉兴马拉松比赛上,宇树科技机器人在现场同观众互动。 章勇涛

  • “智绘新东风,科技定未来” 东风汽车发布“天元智能”技术品牌

    2025上海车展 智绘新东风,科技定未来,东风汽车发布天元智能技

  • 宝宝辅食网络流行语是什么意思?

    宝宝辅食 作为网络流行语,是指在小红书、抖音等社交平台上,博主

  • 海内外学者上海聚焦数智文创的前沿趋势

  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-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、大会主席

  • 中超第5轮:上海德比平局收场 北京国安力克浙江

    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5轮战罢。卫冕冠军上海海港1:1战平上海申花,德

  • 武铁清明三天假期发送旅客267万人次创新高

    据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武铁)消息,武铁管辖范围内1

  • 广西民宿业者乘风“奔县游” 下沉旅游市场

    春日上春山。近些年奔县游爆火,催热乡村民宿业态,设计感十足的民

  • 春花烂漫“花式”解锁好春光 “美丽经济”赋能乡村振兴

    烂漫春光好,赏花正当时。在湖北武汉、仙桃等地,当地依托景观资源

  • 中国(同江)跨境电商(9610)海关监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

    21日,经中国(同江)跨境电商(9610)海关监管中心查验的首批货物顺利

  • 青海海晏记录到雪豹标记领地珍贵画面

    近期,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原局野生动物巡护

  • 旅游
    • 买基金时间怎么算呢?买基金时间长了一定会赚钱吗? 环球观速讯

    • 大连机场引新航司增强至东京航线运力 对日通航点稳居全国前三_每日热讯

    • 创业板要怎么开户呢?创业板和科创板有什么区别?

    • 华邦汽车申请一种车辆制动防跑偏控制系统专利,提高制动防跑偏决策准确性_环球聚焦